在《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發布實施后,“拓寬電子商務發展空間”的工作被國家發改委進行了細化的闡述。這個在全國范圍內適用 的最新版電商扶持政策,從物流體系、服務平臺和跨境電商三部分入手,對電子商務及其產業鏈條上上下下企業的未來進行了美好的勾畫。在企業人士看來,如果政策得以盡快落實,電子商務的發展環境將得到空前優化。
物流:
加快滲透二三線城市
政策:建設智 能物流信息平臺,構建全國性的智能物流和倉儲體系,以進一步統籌推進智能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布局,實現物流快遞的智能調配。國家將支持建設農村、社區、學 校、機關的物流快遞配送點,切實解決物流配送“進城難”和“下鄉難”問題。完善快遞行業營業稅改增值稅政策。
解讀:“智能物流”的說法 讓人想到當下大熱的菜鳥網絡。今年5月,擬投資3000億元的菜鳥網絡成立,未來將做到全國所有城市一日送達。在物流業內人士看來,不難想到菜鳥網絡將在 未來幾年內獲得政策扶持,聯合各地政府部門和物流企業迅速發展。此外,國家對社區、學校等物流快遞配送點的支持,將加速專業化物流企業與連鎖便利店、中小 型零售店及生活服務終端的合作,“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模式有望產生變革。
服務:
支持社區、農產品電商
政策:國家將利用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面向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建設,支持網絡零售平臺做大做強。整合社區商業等服務資源,發展社區電子商務。積較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促進農資和農產品流通體系的發展,拓寬農民致富渠道。
解讀:曾經物流“下鄉難”被看做制約農產品電商的主要因素,在物流系統加快滲透二三線城市后,農產品電商的發展也將迎來爆發期。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 淘寶、天貓平臺上注冊地在農村含縣的網店數為163萬個,其中在村、鎮的淘寶網店數量近60萬個,其中包括14個大型“淘寶村”。與此同時,還有不少農產 品經營者在通過其他電商平臺甚至微博等新媒體平臺進行營銷。而社區電商則承載著“新版本”社區商業功能。北京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社區商業將由大 型商業綜合體、遍布各個角落的毛細型便民店及電子商務共同支撐。
跨境電商:
滿足跨境支付需求
政策:國家將加快跨境電子商務通關試點建設,加快電子口岸結匯退稅系統與大型電子商務平臺的系統對接。
同時,國家將加快上海、北京、重慶、杭州、深圳五個城市的跨境電子商務支付業務試點。允許參與試點的互聯網支付機構開展收匯、結匯和收支申報等服務,接入個人結售匯查詢系統。
解讀:在電商企業人士看來,電子口岸結匯退稅系統如果能與電商平臺系統對接,將大大提升電商在跨境貿易方面的運營效率,并讓企業與合作商的合作 方面具有更大主動權和話語權。而允許支付企業開展收匯、結匯等服務,則意味著放開互聯網支付機構一直以來只能用人民幣結算的限制,一方面方便消費者通 過熟悉的支付工具進行“海淘”,另一方面也為出口企業收結貨款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