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務院批準了《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年-2030年)》。為此,2013年6月2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交通運輸部總規劃師戴東昌先生、發展改革委基礎產業司司長黃民先生,向媒體介紹《規劃》的有關情況。發布會主持人、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胡凱紅表示,這也是初次向社會介紹《規劃》的有關內容。
戴東昌介紹說,到2012年底,國家級干線公路通車里程17.3萬公里,其中:普通國道10.5萬公里,國家高速公路6.8萬公里。國家級干線 公路的快速發展,顯著改善了我國公路整體技術水平,總體緩解了交通緊張狀況,對提高經濟運行效率、增強發展活力、提升國民生活質量、保障國家安全做出了突 出貢獻。但與此同時,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國家級干線公路規劃與建設仍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覆蓋范圍不全面、主要通道能力不足、網絡效率有待進 一步提高、與其他運輸方式需要進一步加強銜接等。
為解決上述問題,交通部從《規劃》層面入手,從國家長遠發展需要出發,就我國公路網的合理架構進行頂層設計,謀劃國家級干線公路的布局,指導國家公路網科學發展,滿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需要。
國家公路網規劃的目標和基本原則
根據交通部總規劃師戴東昌介紹,《國家公路網規劃》是公路交通基礎設施的中長期布局規劃,充分體現了新時期國家發展綜合交通運輸的戰略方針,是指導國家公路長遠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必將對我國公路交通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國家公路網規劃的目標是: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覆蓋廣泛、安全可靠”的國家干線公路網絡,實現首都輻射省會、省際多路連通,地市高速通 達、縣縣國道覆蓋。1000公里以內的省會間可當日到達,東中部地區省會到地市可當日往返、西部地區省會到地市可當日到達;區域中心城市、重要經濟區、城 市群內外交通聯系密切,形成多中心放射的路網格局;沿邊、沿海公路連續貫通,形成環繞我國大陸的沿邊沿海普通國道路線;有效連接國家陸路門戶城市和重要邊 境口岸,形成重要運輸通道,與東北亞、中亞、南亞、東南亞的聯系更加便捷。
根據《規劃》,普通國道全面連接縣級及以上行政區、交通樞紐、邊境口岸和國防設施;國家高速公路全面連接地級行政中心,城鎮人口超過20萬的中等及以上城市,重要交通樞紐和重要邊境口岸。
《規劃》在制定中,堅持了以下5個基本原則:一是布局合理。按照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和生態功能區劃要求,與城鎮化格局、城鎮體系 布局、資源分布和產業布局相適應,統籌經濟欠發達地區發展和國防建設需要,合理布局國家公路網;二是結構優化。加強公路網結構頂層設計,注重發揮普通國道 的干線作用和國家高速公路的主干線作用,構建層次清晰、功能完備的國家公路網;三是銜接順暢。注重與其他運輸方式的銜接,加強與城市交通的融合,發揮綜合 運輸整體效率。提高與周邊國家路網的連通性,形成運輸通道,拓展合作與 發展空間;四是規模適當。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科學把握未來公路交通運輸需求,合理確定國家公路網總體規模,實現路網供給能力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相適 應;五是綠色發展。統籌規劃通道資源,充分利用既有路線,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貫徹低碳發展理念,避讓環境敏感區和生態脆弱區,走資源節 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道路。
國家公路網規劃方案的主要內容
國家公路網規劃方案由普通國道和國家高速公路兩個路網層次構成,總規模約40萬公里。其中:普通國道網按照“主體保留、局部優化,擴大覆蓋、完 善網絡”的思路,保留原國道網的主體,優化路線走向,恢復被高速公路占用的普通國道路段,補充連接地級行政中心和縣級節點、重要的交通樞紐、物流節點城市 和邊境口岸,增加可有效提高路網運行效率和應急保障能力的部分路線,增設沿邊沿海路線,維持普通國道網相對獨立。調整后的普通國道由12條首都放射線、 47條北南縱線、60條東西橫線和81條聯絡線組成,總規模約26.5萬公里。
而國家高速公路網則按照“實現有效連接、提升通道能力、強化區際聯系優化路網銜接”的思路,保持原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總體框架基本不變,補充連 接新增20萬以上城鎮人口城市、地級行政中心、重要港口和重要運輸通道,在運輸繁忙的通道上布設平行路線,增設區際、省際通道和重要城際通道,適當增 加有效提高路網運輸效率的聯絡線。
調整后的國家高速公路由7條首都放射線、11條北南縱線、18條東西橫線,以及地區環線、并行線、聯絡線等組成,約11.8萬公里;另規劃遠期展望線1.8萬公里,遠期展望線路線主要位于西部地廣人稀的地區。
國家級干線公路將形成由“普通國道+國家高速公路”兩個層次共同組成的線網格局,普通國道提供普遍的、非收費的交通基本公共服務,國家高速公路提供高效、快捷的運輸服務。空間布局將更加合理、結構更加清晰、功能更加明確。
《規劃》編制及論證過程
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產業司司長黃民介紹了《規劃》編制的有關情況。他指出,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現有國家公路網規劃與建設水平已不能適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現代化進程的需要。為此,“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要求完善國家公路網規劃。
據了解,《規劃》編制及論證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從2009年開始,交通運輸部組織開展了規劃的研究、編制工作,并多次征求專家和地方交 通運輸部門意見。同時開展了交通需求、路線布局、用地需求、資金需求、環境影響評價及國家級公路發展經驗等專題研究;2010年后,國家發改委與交通 運輸部共同組建了《規劃》編制工作小組,經過多次溝通協調和研究論證,形成了《規劃》的征求意見稿,同時完成了《國家公路網規劃布局研究》和《促進公路可 持續發展政策研究》等兩個專題研究;2011年以來,發改委會同交通運輸部組織召開了多次論證會,聽取各省(區、市)、國務院各相關部門和專家意見。
2013年2月,發改委將《規劃》上報國務院,5月國務院批準《規劃》。
《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年-2030年)》特點
根據發展改革委基礎產業司司長黃民的介紹,《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年-2030年)》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擴大基本公共服務能力。普通國道由1981年的10.6萬公里調增到26.5萬公里,新增連接縣900多個,實現了全國所有縣級及以上行政區都有普通國道連接,以提高公路交通基本公共服務能力。
二是支撐城鎮化發展。《規劃》與國務院批復的各區域規劃進行了有效銜接,注重加強城市群內外交通聯系,形成了多中心放射的路網格局,大幅提升了國家公路網對小城鎮的覆蓋水平。
三是兼顧公平與效率。本次《規劃》統籌考慮了普通國道和高速公路的協調發展,明確普通國道側重體現基本公共服務,高速公路側重體現服務的高效性。
四是加強頂層設計。規劃》初次研究了我國未來公路網的總體規模和層次結構,提出未來我國公路網總規模約580萬公里,其中國家公路約40萬公里,占總規模的7%,省級公路占9%,鄉村公路占84%。
五是注重分析土地環境等支撐條件。根據《規劃》,普通國道需新建路段只有8000公里,另有10萬公里需原路升級改造;國家高速公路待建路段約2.5萬公里,經測算,土地、資金都是有保障的。環境影響評價已經環保部審查通過。
六是注重完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加強了與其他運輸方式的協調、銜接,統籌考慮主要通道的運輸能力配置,注重發揮綜合運輸組合效率和整體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