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處長姬鵬程在第七屆中國()水務高峰論壇上表示,城市水價偏低、水價結構不合理、政府和市場責任劃分不清等因素,已嚴重影響城市水價的改革進程。他表示,水價改革必須堅持三大基本取向。
第一,堅持基本供水服務的公益性、基礎性。水作為生存的基本條件,國家應保障居民基本的用水需求。要求政府明確對水價的補償和對成本的分擔機制,供水基礎設施體現政府的責任,基本居民用水需求的滿足要體現基本民生水價,同時加強對低收入群體的基本用水需求的保障。
第二,堅持市場機制在水價形成中的作用不動搖。水利的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并不能將市場的作用不會排除,水作為重要的稀缺資源,其稀缺性和商品性應當 在水價中得到體現。我國水務改革曾出現市場導向傾向,各地水務市場化情況不一,迫切要求中央出臺政策明確政府和市場責任,明確政府補貼領域和市場可運作領 域,形成政府主導、社會籌資、市場運作、企業管理的水務良性運作機制。
第三,堅持加強水價改革的系統設計,突出重點,明確城市水價改革的優先序。從鼓勵節水和促進用水方式轉變出發,進一步完善城市水價結構,合理調整不同用水間的比價,加強成本監管,完善價格動態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