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主要風電設備制造行業產能達到30GW以上,但2011年新增風機裝機容量僅為18GW,這導致國產設備40%以上的產能 處于閑置狀態。與此同時,大型企業產能速度擴張、風電機組市場持續低迷等原因,使我國風機總產能已遠遠超過市場需求。雖然企業紛紛把目光轉向 海外市場,但海外市場的開發仍處于嘗試階段,市場走向成熟還需要一個過渡期。我國風機制造業將進入產能過剩的過渡期。
或者再沒有別的行業,能比風電設備制造行業,在短短幾年內就證明本土品牌企業崛起和跨國公司的式微了。自2006年以來,我國并網風電裝機以87.4%的年均增長率步步攀升,至今年6月達到5258萬千瓦,已然躍升為全球第一風電大國。
然而就在裝機量一路飆升的同時,曾經一統天下的外資風機制造商的市場份額卻直線下滑,由最高的75%下降至10%,而取而代之的,正是中國本土的風機制造商。
甚至有人將在本土風機制造商沖擊下外資的這種重大逆轉,形容為從天堂到地獄的隕落。
事實上,在經歷了五六年的狂飆突進后,近兩年來我國乃至全球的風電行業都進入了明顯的減速期,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統計,2011年我國新增裝機同比就減少了6.9%。
在產能過剩、并網受限、棄風嚴重、設備價格下跌、質量問題頻發等諸多不利因素的沖擊下,整個風機制造行業的日子都不太好,企業發展速度下降、毛利率收縮、凈利潤紛紛下滑。
以本土風機巨頭為例,華銳風電和金風科技上半年的凈利潤同比分別下降了96.25%和83%。而與2009年的43家相比,2011年我國風電整機供應商已減至29家。
但顯然,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外資風機制造商的境況要更為突出一些。而在各種“退出”、“收購”傳聞及“瘦身”消息的渲染下,其處境之尷尬更是呼之欲出了。
是走,是留,是單打獨斗,還是呼朋引伴,是擺在每一個外資風機制造商面前的大問題。
賣掉工廠 蘇司蘭撤出中國
而內外資的這種此消彼長,最具有標志性的事件,莫過于亞洲最大的風機制造商蘇司蘭退出中國市場了。
就在不久前,印度風電集團蘇司蘭將其在中國的風機制造子公司——蘇司蘭能源(天津)有限公司轉讓給了中國電力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轉讓費約6000萬美元,雙方已經簽約。蘇司蘭集團公司主席圖希爾·坦提將之稱為“針對中國市場,我們正重新制定戰略。”
事實上,其中國戰略的大規模調整很早就已經開始了。去年9月,以“貿易保護主義越來越嚴重”為由,蘇司蘭在中國的另一家風機子公司——德國瑞能公司宣布退出中國市場,并關閉了其在內蒙古包頭的瑞能北方風電設備有限公司。
這家曾位居全球前十大風機制造商之列的企業,2007年被蘇司蘭收購。盡管2008年就在華豎起了其第一臺風機,但在過去幾年內,該公司在中國僅獲得200兆瓦訂單。
而早在去年初開始,蘇司蘭(天津)的退出傳聞也不絕于耳。縱然在不斷地削減雇員和降低成本,但蘇司蘭在中國仍然不能扭虧。
針對各種傳聞,該公司曾一再聲明稱,絕不會退出中國市場。與此同時,該公司初次啟用了華人擔任中國區CEO努力爭取中國市場,且嘗試改變營銷策略,與中國風電開發商合作,共同開發海外項目等。
但頹勢難掩。其在中國市場的訂單和新增裝機不斷下降,市場也在大幅萎縮。
根據中國風能協會的統計,2011年,該公司在中國的新增裝機容量僅為96.2兆瓦,其市場排名也已然跌至20名,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僅占0.5%。
2006年進入中國市場時,該公司可謂躊躇滿志。在尚未賣出一臺風機時,就在天津投資6000萬美元建立了占地面積25萬平方米、年產能為1000兆瓦的總裝廠。
但中國風電的爆發式增長,卻并未成為該企業的機會。在短暫的輝煌后,其技術、機型的老化一直都被業內所詬病,而在中國風電快速發展的2010年,其中國區掌舵者缺位竟達大半年。
“前幾年主要是風機市場供不應求,但這幾年大批風機制造商崛起,紛紛以性價比搶占市場,而蘇司蘭的風機又沒有太大優勢,再加上這兩年風電行業整體的情況都不太好,它的訂單自然不理想。”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秘書長祁和生告訴記者說。
節節敗退 恩德欲放棄單打獨斗
盡管早在1995年進入中國風能市場,并于1998年在中國建立了合資企業,生產600千瓦的風機,但這家德國風機制造商恩德公司也難逃節節敗退的命運。
根據風能協會的統計,2008年,該公司在中國的新增裝機容量為144兆瓦,占當年新增總裝機的2.31%;2009年,新增111兆瓦,市場份額下滑 至0.8%;而到了去年,其在中國的新增裝機僅為49.5兆瓦,還不到排名第一的金風科技的七十二分之一,且連續兩年新增裝機都未能進入前二十名。
盡管尚未得到證實,但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由于訂單不理想,苦苦支撐的恩德也一直都在裁員減壓。
去年10月,該公司向中國及亞洲市場高調推出了其2.5兆瓦系列風機,并為了實現本地化,擴建了其位于銀川的整機組裝工廠且加大了對東營葉片廠的投資,但到目前為止其市場并不容樂觀。
今年4月,該公司發布消息稱,在中國獲得了一筆30兆瓦的風機訂單,到年底前為中國海岸地區的電站安裝2.5兆瓦級的風機——而據其公開信息顯示,這是今年以來恩德在中國市場獲得的惟一一筆訂單,而且據稱該訂單還來自此前的老客戶。
盡管是全球最大的風力發電設備市場,但自去年以來,中國風電市場持續不景氣,風機需求大幅降低,風機價格也不斷下跌,整個風電制造行業都比較低迷,恩德亦是如此。
這家一路走來都不緊不慢的風機制造商,終于有些著急了。
事實上,為擴大中國市場的占有率,西門子、通用電氣等風電設備企業已與中國的機械設備制造商成立了合資企業。而認為在沒有伙伴的情況下難以在中國市場上生存的恩德,顯然想步西門子和通用電氣的后塵。
早在去年初的年度業績發布會上,恩德就曾表示,“由于政策原因,外國企業很難單獨開展業務”,而為了繼續擴大在華業務,恩德將在年內在華設立合資企業。 而為了在機械制造行業尋求潛在的合作伙伴,該公司還拋出了“恩德愿成立德方占股49%、享受中國本土企業待遇的合資公司,面向整個中國市場銷售產品”的條 件。
盡管合資之事隨后沒了下文,但迫切希望能在中國市場有所突破的恩德并不甘心,并于不久前再次拋出了繡球,并轉向了開發商。
日前,在接受采訪時,恩德公司總裁JürgenZeschky坦承,由于在中國地區的生產工廠所消耗的資金額較大,因此公司短期內需要一個投資商。
據悉,恩德公司此前正和中國一家獨立建設風電站的國有電力公司談判,雙方也已于5月份完成了對對方企業的審核,但時至今日,雙方尚無發布確切消息。
一再瘦身 維斯塔斯或牽手三菱重工
因為財務狀況堪憂,世界最大的風機制造商維斯塔斯或將牽手日本三菱重工。今年9月初雙方已開始協商合作事宜。有消息稱,三菱重工將向維斯塔斯注入資金,以換取其部分核心技術。
自2007年以來,全球風電產業一度成為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產業,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都保持著近30%的高增長率。但過去幾年間,金融危機及之后經濟危機帶來的滯后反應開始在風電產業顯現。
盡管繼續穩固其全球市場第一的位置,但在風電行業增速明顯放緩的背景下,來自風車之國丹麥的維斯塔斯也深陷財務危機,而這也引發了種種收購傳聞。故事的 另一主角先后涉及中國的風電制造商華銳風電、金風科技和明陽風電等,盡管最終被證明并不屬實,但維斯塔斯當前的尷尬處境可見一斑。
就在8月22日,為應對激烈競爭和市場減速,該公司宣布了今年的第二輪裁員計劃,將在全球范圍再裁員1400人,而早在今年1月,該公司就全球裁員2335人,其中包括中國的400個職位;6月,維斯塔斯還向中國公司天順風能出售了其位于丹麥瓦德的風機塔筒工廠。
而在中國市場,維斯塔斯也進行了一系列的重組,不但將中國區與亞太區合并,還關閉了位于內蒙古呼和浩特的工廠,終止了千瓦級風機的生產。
隨著開業三年多的呼和浩特工廠停止運營,其V52-850千瓦和V60-850千瓦風機全線停產,而850風機于2009年高調推向中國市場時,曾被稱 為維斯塔斯為中國市場量體裁衣的典范。據稱,工廠關閉將導致300~350名員工崗位受到影響,占維斯塔斯中國員工的10%左右。
而上述維斯塔斯中國區從亞太區分出和呼和浩特工廠開業,也均在2009年。此時,該公司剛剛經歷了2008年的高速增長,并取得了新增裝機容量比上年增長30%、在中國累計風機數量已經達到了1500多臺的好成績;當時中國亦成為其三個最重要的、增長最快的市場。
但伴隨著中國風機制造商的快速崛起,這家風機制造商的市場份額也在逐年下滑。
數據顯示,2010年維斯塔斯在中國市場新增裝機容量892.1兆瓦,占中國當年新增總裝機的4.7%,排名第六;2011年新增裝機661.9兆瓦, 占中國新增總裝機的3.8%,排名第八;與此同時,其累計裝機份額占比也由2010年的6.5%、排名第4,下降到2011年的5.7%、排名第五。
組織構架調整也罷,業務重組也好,很顯然,這家老牌風機制造商正在積較謀求轉型,在風機技術之外,也將關注重點放在了解決方案及服務上。
“現在,我們也要把軟實力做得更好,比如提供優質的服務,”維斯塔斯中國首席運營官鄭宗功日前告訴記者說。
而這種服務,即通過長期的服務協議、持續的產品升級和新技術解決方案,讓客戶的風力發電系統更加優化。用鄭宗功的話說,即保證風機在生命周期內持續地為客戶提供利潤。
事實上,服務本身也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去年其集團收入中已有9%來自于服務。6月25日,該公司簽訂了其有史以來最大的服務和維護續約協議,將為美國和歐洲的30家風電場共計1897兆瓦的風機提供長達7年的服務。
“可以確定的是,風電服務市場的春天一定早于設備銷售春天的到來。”維斯塔斯中國服務部總監曾思萌表示。
“但服務市場,也不容易進。”祁和生的擔憂自有其道理:中國的風電開發商大都實力雄厚,他們更愿意自己來做,且一般都有自己的服務團隊。
維斯塔斯也承認,目前其服務業務在歐洲更受關注。但對于中國市場,這個老牌風機廠商堅信,“我們有自己的優勢”。
綁定開發商 歌美颯兩條腿走路
由于銷售情況不佳,今年上半年西班牙風電大佬歌美颯已連續兩次下調其2012年風機銷售預期。
該公司上半年的業績也出現了大幅下滑。其公司首席執行官坦言,下滑主要來自于亞洲市場,特別是中國和印度。而由于上半年市場的糟糕表現,下半年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在這場襲擊全球的風電寒流中,相關的設備制造商都在經受著不同程度的壓力。已在華設立6家工廠、涵蓋葉片、齒輪箱、發電機、控制柜生產及機艙總成,總產能超過1000兆瓦的歌美颯也不例外。
據悉,今年一季度其在華銷售下降超過50%,中國市場在其全球銷售額中的比例也由2011年一季度的13%降至6%。
盡管如此,在當前競爭愈發激烈且市場不很景氣的中國風電市場上,該公司是業內公認的兩家“活得還可以”的外資風電制造商之一。
2000年,歌美颯正式進入中國市場;2004年,在中國風機市場的份額達到第一位38%;2005年,啟動歌美颯中國產業化計劃,作為開發商進入中國 市場開拓風場業務;2009年,分別牽手中廣核、大唐新能源、華電集團締結戰略合作伙伴;2011年,又牽手龍源公司,成為首個攜手中國本土開發商共同進 軍海外市場的先行者。
由于在華開展業務以來,一直借助于風機制造和風電場開發兩條腿走路,且與龍源電力集團、大唐新能源等數家大型電力公司保持著密切關系,被業內視為“掌握了最關鍵的渠道”的歌美颯在中國獲得了快速發展。
尤其是近年以來,盡管本土制造商迅速崛起,外資風電企業在華的市場份額有所下滑,但歌美颯仍在不斷加大投資力度。
去年,該公司還表示2012年將投入3億元人民幣,用于和合作伙伴開發風電場;而今年7月,歌美颯又高調宣布,將攜其G10X-4.5兆瓦進軍中國低風速市場。截至去年底,其在華風電裝機容量接近3000兆瓦,擁有中國風電市場4.5%的市場份額。
“但歌美颯的新簽訂單也是越來越少,”在祁和生看來,與其他外資風電制造商一樣,其市場前景也不很樂觀。“在當前風電市場低迷的大背景下,不止風機市場難做,風電場也不容易做,此前下手早的還有一些風場資源,但出手晚的就沒有了。”
但歌美颯CEO喬治·卡弗特可能并不認同這一點。他的判斷是,2012年盡管困難,但將是最近這四年來的一個谷底,之后就會有起色。而對于中國的風電市場,尤其是海上風電市場,他顯然已做好了打算。
按照他的計劃,2013年7月,歌美颯首臺海上風電的樣機將會問世;2013年底,公司將擁有第一批海上風機訂單;“等我們的樣機和訂單都有了之后,我們將開發中國海上風電市場。”
但海上風電這塊大蛋糕雖然聞上去噴香四溢,卻不是那么輕易就能吃到的。
盡管早在2010年國家能源局就組織了我國首輪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但遺憾的是,時至今日,首期的幾個項目,卻因海域功能區劃不明、項目規劃變動大、成本上升等問題遲遲未能開工。在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眼中,原有的4個海上風電項目已經“名存實亡”。
對此,祁和生亦表示,中國的海上風電市場如果能全面鋪開,不少企業可能還有機會,“但現在海上風電進展不順利,何時能不會啟動還是一個未知數。
牽手本土企業西門子、通用合作求共贏
很多時候,后退一步,是為了跳得更遠。在中國龐大而復雜的風機市場面前,聯手作戰,或者比單打獨斗更有優勢。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就選擇了央企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而西門子則選擇了上海電氣。
2010年9月28日,GE與哈電集團下屬的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宣布成立新的合資公司,主要為中國市場開發制造風力發電機組。
作為世界主要的風電設備供應商,GE在全球的風電裝機超過14000臺,在中國的裝機也近千臺。但近幾年來隨著華銳風電、金風科技、東方電氣等風機 制造企業的迅速發展,在一系列大型風電特許權項目招標中,包括GE在內的許多外資企業,由于在價格上不占優勢,市場份額明顯下滑。
在GE看來,選擇與哈電合資,有助于其降低風機制造成本,并開拓未來新興的海上風電市場。而對于哈電來說,引入GE成熟的品牌和技術,可以更好地、更快地彌足其在風電領域的不足和滯后。
今年6月9日,其合資公司哈電通用風能(江蘇)有限公司竣工投產,主要從事潮間帶和海上大功率風力發電機組研發、制造、銷售等。據江蘇省當地的媒體報道稱,該公司預計2012年將實現銷售10億元,新接訂單超15億元。
今年7月,上海電氣與西門子舉行了風能合資公司開業慶典儀式,宣布兩家合資公司——西門子風力發電設備(上海)有限公司和上海電氣風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雙方在風電領域上正式開始攜手合作。
根據雙方協議,西門子風電(上海)公司將面向中國市場和西門子全球供應網絡研發和生產風機;而上海電氣風能將負責中國地區風電設備的銷售、項目管理、項目執行以及相關業務開發和服務。
作為世界海上風電領域的領軍者,西門子在風機技術、企業經營、市場管理和技術管理等方面可謂經驗豐富。2010年,西門子在上海建立了風機葉片制造基地;2011年贏得中國首個海上風電訂單,同年10月,其風力發電集團亞太區總部落戶上海。
“外方都是只占49%的股權,其實就是以技術換市場,”一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說,西門子意圖借助上海電氣的渠道,趕在其他競爭對手之前占領海上風電。“而上述兩個合作,相較之下我更看好西門子和上海電氣,因為上海電氣此前就有風電業務。”
但這種和競爭對手的合作,在他看來,更像是被迫而非心甘情愿的。
由于電力市場相對封閉,他們不得不尋求捆綁,如果條件允許,外資還是更傾向于選擇自己做。至于這種選擇是否能贏來皆大歡喜,將來他們又能否在中國乃至全球的風電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還需拭目以待。”
留走之外看轉型
有人將之歸結為“外資風機制造商的逃離潮”。
但事實上,這種趨勢早在四五年前甚至更早就有跡可循了。
為降低風電投資成本,推動本土風機制造業的發展,國家要求風電特許權項目設施的國產化率必須達到70%。而該政策被認為在促成2008年我國本土風電設備累計市場份額初次超過外資企業上功不可沒。
2009年,業內一雜志曾撰文《外資風機制造商在中國:扎根還是撤退是個大問題》。一位當年參與創作的作者告訴記者,由于價格明顯高于內資品牌,面對很難下口、又愛又恨的風電特許招標權項目,當時不少外資都很糾結,雖然口頭上強調要扎根中國,但其態度并不是非常明確。
“可以說,這一棒子下來外資制造商就再沒有緩過來。”他分析說,中國風電市場也自有其一整套運營體系,很多外資并不適應,有些水土不服。
對此,祁和生亦有同感。如果不能不會適應中國的市場,“相比苦苦堅守,撤退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在他看來,隨著風機制造企業技術不斷創新,設備質量不斷提升,目前與本土風電制造商相比,外資已沒有太大優勢,“唯一的優勢就是質量和技術,但又有服務跟不上這一硬傷,況且其售價一直都跟本土企業有較大差距,成本也一直沒能不會降下來。”
也有分析將外資制造商市場份額的大幅下滑歸之為本土制造商以性價比為旗打起的價格戰。近年來,隨著大批企業的產品投向市場,在激烈競爭尤其是產能過 剩情況下,風機整機的價格已從2008年的6500元/千瓦,下降至2011年的3700元/千瓦以下。不斷拉低的風機價格不但快速拉低了行業的毛利率, 且直接推升了本土風機制造商的市場占有率。
但在中國最大的風電開發商龍源電力集團總工程師楊校生看來,售后服務響應速度慢以及產品不能適應中國本土國情、不能跟上中國風電市場迅速變化的步伐才是背后的真相。
當中國的風電開發商一日千里,紛紛搶占風電資源、跑馬圈地時,外資卻忽略了這種強烈的需求,不愿大規模上馬風機;當中國風力發電市場日趨成熟,機組大型 化成為發展方向時,外資卻固守其原有的機型,不愿將其大容量機組和技術推向中國市場;當中國政府決定試水海上風電時,外資企業卻因價格和技術等因素而關上 了大門;當一些地區有低溫型、防風沙、防臺風等特殊要求時,外資也不能像本土企業那樣靈活地按需定制。
我國用了短短5年時間就走過了歐美國家15年才完成的風電發展之路。顯然,中國風電發展的速度之快,遠超乎外資制造商的想像。
而待外資一邊抱怨著中國的政策支持和本地關系,一邊紛紛轉向大容量機組和海上風電時,經過了早期購買圖紙消化吸收的本土風機制造商,已逐漸成長為可與外資相抗衡的力量——大量迅速崛起的本土制造商。
“現在市場上2.5兆瓦、3兆瓦機型基本上被聯合動力、華銳風電等壟斷,所以,若沒有渠道,外資制造商的日子將會越來越難過。”一位熟悉風電行業的人士告訴記者說。
在他看來,隨著中國風電向穩步發展過渡,市場競爭向理性回歸,產品技術、性能、質量等核心價值將再次受到市場重視,外資制造商也不是沒有翻盤的機會。
“但外資制造商如果再不轉型或采取其他措施及時調整策略,在當前全球經濟繼續下行、中國風電設備產能過剩已成定局的情況下,就只能敗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