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現代化,特別是制造業的現代化,需要裝備制造業提供優質的制造手段。數控機床是加工各類裝備的“工作母機”,是實現制造技術和裝備現代化的基礎裝備,其性能、質量和擁有量已成為當今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化水平、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隨著我國工程機械進入報廢高峰期,再制造市場潛力巨大。近日舉行的“2012機床再制造標準與技術研討會”上,有關專家稱,機床再制造將形成新興產業,規模有望達到數百億。
中成泵業了解到作為世界上機床保有量最大的國家,目前我國機床保有量達到800萬臺左右,役齡10年以上的傳統舊機床占50%左右。在未來5-10年,這些機床都可能形成相當規模可循環利用的再制造潛在資源。業內人士介紹說,舊機床經過再制造,絕大部分機床部件可以翻新使用,再制造的成本只有生產同類設備投入的三成。通過機床再制造這一循環經濟生產方式,我國有望每年減少金屬消費量100萬噸。
2000年前我國的大重型機床約31萬臺,如果其中1%的大重型機床進行再制造,這個市場規模將達到數百億元。機床再制造目前在一些發達國家已經成為一個新興產業,并形成一定規模和市場。中成泵業掌握的資料顯示,美國有300多家專門從事機床再制造的企業,歐洲最大的機床制造企業也將機床再制造作為重點發展的業務之一。
但在我國,由于觀念守舊,以及對再制造的認識不足,許多企業寧肯花大價錢購買新機床,也不愿翻修舊機床。中成泵業建議,再制造行業發展的關鍵在于市場,相關部門應積較引導企業,支持行業發展,在較短時間內擴大市場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