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械通用零部件行業正處于競爭模式升級噴井時期,緊固件企業紛紛自發行動起來重視加強自主創新。
中成泵業預測,這個行業將開始一個“破蛹化蝶”式的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經過近幾年外市場競爭的考驗,金融危機的教訓,以及企業自身運營發展的實踐,機械通用零部件企業已摒棄了在市場經濟初級階段的低層次產品生產方式和低質、低價的競爭模式。
在“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很多企業已加速了發展方式的轉變,產品轉型升級也初見成效。堅持“由大向強”的轉型發展理念已成為全行業企業的共識和行動。2011年通用零部件行業經濟增長的速度與質量、結構和效益的關系不斷趨于改善。
據
中成泵業了解的情況來看,2011年該行業工業總產值突破3000億元大關,達到3037億元,同比增長了21%。其中,齒輪、緊固件的產值分別達到1780億元、680億元,同比增長了22.7%和21%。同時,該行業的進出口總體運行良好,均實現了創歷史的最高值——進出口總額達到了274.4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3%。其中,進口額為169.5億美元,同比增長16%;出口額突破100億美元大關,達到104.9億美元,同比增長37%。行業進出口總體仍為貿易逆差,差值為64億美元,但逆差值同比下降8%。
而除了上述顯而易見的數據支撐外,機械通用零部件行業的變化還有很多。
中成泵業認為其中最為突出的是該行業在裝備制造業中地位和作用的有效提升。
在國家第一份關于基礎件的文件《機械基礎件產業振興實施方案》發布后,《機械基礎件基礎制造工藝和基礎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又于2011年問世。此外,還有《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等一系列文件,也不乏對該產業的支持。這種來自政府的重視肯定以及多次專門發布的一系列政策支持,使機械通用零部件的發展在國家層面上有了明確的戰略定位。可以說,基礎零部件發展的重大機遇已經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