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石油價格的猛漲,讓中國人吃夠了苦頭。然而,石油資源越來越少是所有人都無法改變的現實。對石油天然氣等能源需求量不斷增加,加大開發力度成為了解決這一矛盾的唯一途徑。可未被發現的大型油田已所剩無幾,要在近幾年發現新油田的可能性基本為零。目前,包括石油界都已達成共識,陸上的油氣資源已越來越枯竭。要解決能源缺口,世界各國紛紛將目光投到海上。中成泵業了解到目前我國也已經出臺相關政策推動海上能源開采。與海上能源開發聯系密切的海工裝備必將受益。我國海洋油氣資源開發裝備已進入產業化發展階段,未來10年將是海洋工程裝備發展的黃金時期。
國家政策支持海工設備發展
2011年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國家能源局等4部門聯合下發《關于印發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創新發展戰略(2011~2020)的通知》。《通知》明確了發展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的方向,并確定了主力海洋工程裝備、新型海洋工程裝備、前瞻性海洋工程裝備、關鍵配套設備和系統、關鍵共性技術等五大戰略重點。
海工機械發展仍處幼稚期
雖然海工裝備市場前景廣闊,有眾多利好政策支持,但是由于起步較晚我國的海工裝備產業發展仍處于幼稚期。諸多問題成為限制海工機械發展的主要障礙,主要包括:經濟規模和市場份額小;研發設計和創新能力薄弱,核心技術依賴;配套能力嚴重不足,核心設備和系統主要依靠進口;產業體系不健全,相關服務業發展滯后。據中成泵業獲悉,韓國從20 世紀80 年代涉足海洋工程領域,20世紀90 年代開始加大對海洋工程市場的培育。新加坡是傳統的修船大國, 20世紀70年代轉型進入海洋工程領域,一直專注鉆井平臺建造,通過吸引外資建廠,開展技術合作,吸收了豐富的技術和經驗。由于以上兩國起步較早,目前在海工設備制造領域優勢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