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往復幾寒涼,疏木搖空半綠黃。”立冬,十月節,是進入冬季的第一個節氣。習慣上,我國民間常把這一天當作冬季的開始。當然,氣象意義上的冬天尚未到來,人體感覺也還處在深秋時節。
立冬表示萬物收藏,規避寒冷的意思。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一個“藏”字,盡顯冬意。此時,物盡藏、農事休、人貓冬。
“黃花獨帶露,紅葉已隨風。”盡管氣溫下降,天氣日漸寒冷,大美秋色迎來較致般的絢麗,惹人迷醉。歷代文人墨客都留下了經典的吟誦感懷,中成泵業和您一起在最美的詩詞文學里,邂逅最美的冬天。
《立冬》
唐·李白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恍凝雪滿前村。
【賞析】詩人用凍筆、寒爐、月白描繪出一幅立冬之日天氣冷清、蕭索的畫面。然而作者寄情美酒,順應氣候變化,酣睡冬藏,使整首詩洋溢著舒適愜意和慵懶自得。
《立冬》
王稚登
秋風吹盡舊庭柯,
黃葉丹楓客里過。
一點禪燈半輪月,
今宵寒較昨宵多。
【賞析】凜冽寒風似乎是冬天最好的標志。立冬已過,天氣漸寒。黃葉丹楓堆滿地面,天也變得開闊。一盞燈,半輪月,一夜更比一夜寒。
《立冬即事二首》
仇遠
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
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
奇峰浩蕩散茶煙,小雨霏微濕座氈。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裝棉。
【賞析】春天仿佛還在昨天,轉眼間冬天已經到來。冬雨淅淅瀝瀝地落下,氣溫也隨著雨一同下降。未穿棉衣的詩人走在路上,感嘆今年的寒意怎么比去年來得早。